分节阅读 144(2 / 2)

四爷正妻不好当 怀愫 5781 字 2019-05-06

康熙对这些孙辈们读书的事儿很是关切,钦点了武英殿大学士张鹏翮当弘昭几个的老师,另有教骑射布库的,按着原来皇子们那套教法,每人先把学过的书背诵一回,有不通的再诵个一百二十遍。

弘昭头先两天不免有些想家,他不是单人一个屋子,周婷怡宁两个通了关系,把他跟弘明安排在一起,他们俩血缘最近,平日里又玩得熟了,自然最亲近,睡一个屋子相互照应倒也便宜。男孩子里面也分帮派,父亲走得近的,孩子们自然也走得近,初时还各自安份,没两日就起了争执。

弘昭领着弘明跟在三阿哥家的弘晟后头,弘晟跟弘时一般大,过两年就要定亲事了,三阿哥原倒想把六岁大的庶子送进宫去,被董鄂氏提点了才又作罢,谁都瞧得出胤禛更重嫡子,一母同胞亲弟弟家的庶子

且不亲近,更别说是别家的,这孩子来的时候都得了吩咐,跟哪一个交好,远着另一个一些。

实是太子下台之后这些皇子都前途不明,几个有意站干岸不去肖想大位的,也得为着自己的孩子想想,两边不得罪是一说,对胜算更大些的那面露点亲近的意思又是另一说。

弘晟既是里头的老大,照应两个弟弟很有一套,他跟三阿哥很像,做人有些呆气。自小因着三阿哥的缘故很得过些名师指点,功课上头为着弘昭弘明分解两句还是行的,为着这个师傅很是夸奖了他们两句,却叫另几个不服气起来,到底是孩子,混得熟了就把这些叮嘱忘到了脑后,如今谁也不比谁更高贵些,一样是天子的孙子,凭什么做低伏小

明里暗里争了几回,练布库的时候,弘明跟七阿哥家的弘昴几句不合滚在地上打了起来,弘晟课业跟几个小的不同,各自分开上课,没法照顾,弘昭一见弘明被压在地上赶紧冲过去帮起忙来。

没一会儿几个小子就滚在一处,教布库的师傅好多年前见识过皇子打架,如今又见识了皇孙打群架,这时候也顾不得主子奴才的分别了,一手拎住一个,分开两边,几个小的还在那个蹬腿踢脚的,那边康熙已经过来了。

跟着一同来的还有他们的阿玛,先打量一回自己的儿子,看看有没有吃亏,再瞪了眼儿,拿目光训斥了一回,有机灵的当时就垂了头认起错来。

胤禛也在列中,他离得康熙最近看得分明,弘昭弘明两个拉着手,呼哧呼哧的喘着气,犟头犟脑的不肯低头。远远就听见喧哗声,皇孙打架总归不体面,康熙脸上刚还蒙着一层霜,待见了这两个小的倒松了颜色,转头看了胤禛一眼,再扭头找到胤祯,点点他们俩:“生子肖父,这付模样跟你俩小时候真是一相模子里头刻出来的。”

弘昭眨眨眼睛,他跟康熙处得久,从来不怕他,脆生问:“我阿玛也打过架”他刚刚才下手死掐过弘昴一回,现下装得没事人一样,无辜的瞅瞅胤禛,还扯了扯袖子,露出被抓红了那一道,博起可怜来了。

康熙哈哈一笑:“可不。”说着打量起了弘明,弘昭是因为天天不断了牛乳鸡蛋,他却是生来就高大,极似胤祯,不由笑起来,满意的点点头:“力气倒大。”嘴上赞了一句,转头就吩咐:“每人抄一百二十回书。”

刚因为康熙的笑脸松快下来的皇孙们这下全苦了脸,你瞪我我瞪你,谁都不敢出声,算一回还有七天才回家,但愿当爹了忘了这事儿,好不再多加个惩罚。

这事儿胤禛自然没瞒着周婷,语气还颇为得意,他后来又问过布库师傅跟在边上侍候毛巾茶水的小太监,对方人多,弘昭跟弘明两个却没吃亏,一开始摔了别人的跟头,后来力气不济这才无所不用其极,幸而力气小才没伤了人。

周婷嗔他一眼,又安慰自己:“哪个男孩儿小时候不打几回架,听汗阿玛的意思,你过去也跟兄弟打过架了”她问得还要更细些:“谁赢了”

自然不是胤禛,兄弟里头他力气比三阿哥还小些,咳嗽一声刚想把话茬过去,就见周婷拿手刮着脸打趣他,嘴里还说:“幸好咱们弘昭打架上头不像你。”被胤禛一把拉过去压在身下揉起来,贴着耳朵问她:“谁昨儿夜里讨饶来着”

弘昭到底还是挨了教训,胤禛在家里又给他请了个拳脚师傅,每一旬回来那一天都要把宫里师傅教的演上一回,胤禛周婷就在边上看着他练,就连弘昍也感起兴趣来,跟着在外场绕圈子,时不时的比划两下。

周婷知道胤禛这是小时候打架没赢过,这才寄了厚望在儿子身上,难得胤禛还有这样孩子气的一面,周婷止不住嘴边的笑意,又怕被女儿看出端倪,抿了嘴儿坐在暖阁里,时不时抬头望父子俩一眼,再低头往衣裳上头扎上两针。

皇孙进宫读书的事儿除了几个人精,再没人往“皇太孙”那上头去想,胤禛跟弘昭都少了许多麻烦,康熙五十一年才刚安生了没几日一桩大案就爆发出来。

康熙自觉身子不好,皇太后近来也不安康,家里大事小事不断,才开了年就加了一场恩科,很有些为自己祈福的意思,谁知道就是这一回的恩科出历年来最大的科场舞弊案。

胤禛接了这样的折子很有些诧异,这本是五十年底就该发生事,早前就已经派人盯住江南,准备一举把噶礼从位子上撸下来,看还有谁能保他。没成想竟没发生,难道是因为太子倒台早了一年,忖着康熙正在火头上,这些官员们全夹紧了尾巴做人,这一太平了,反而闹出事儿来

康熙接过奏折把手边那套黑地描彩的瓷杯子砸个粉碎,梁九功赶紧上去劝,太医说了他再经不得怒,管理这样大一个国家,哪里就能不生怒气呢

康熙平复了两回怒火没消下来反而燃得更炽,光是江南巡府张伯行的折子还没让康熙这样生气,曹寅李煦递上的密折才真叫他怒不可遏。

开恩科本是一桩世人称颂的好事,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多少人眼巴巴的盼着三年一回的取士,多一次考试就多一次机会,谁知这一回江南取中士子里头,书香门第的少,商贾富户家的子弟多,闹得太大压不下民愤,那些士子竟把财神像抬到贡院门口,直讽考官见钱眼开,不识孔夫子只认孔方兄。

案子既递到了康熙案前,就没那么容易了结,平日里那些官员办差刮些油水倒也罢了,科举岂同儿戏,这些选中的士子将来要输送到全国各地为官,从根子上烂了,往后还有何能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