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就这么做起来了。
姚大嫂做饭也是不错的,她比姚城更大胆,心也细,也会说话,很快便把不怎么上路的姚城给带上路了。
因为铺子里可以吃住,所以他们就在镇上住下,姚彦在家帮忙做农活儿,做完后不是去姜隽家蹭饭,就是在家做了好吃的叫对方过来。
这蛋真好吃,你在哪买的?
就在西街,一对年轻夫妇卖的,叫什么茶叶蛋,我孙子可爱吃了。
茶叶蛋在镇上刮了风似的火起来了。
甭管谁来买秘方,他们都不卖。
做的就是小本生意,每天又只卖一百个,所以打眼却不让人眼红,县城那边传过去后,也有好些人过来买。
但因为数量不多,老早就有人来敲门。
搞得姚大嫂夫妇痛苦又甜蜜。
你大哥成亲后的日子你也看见了,你咋想的?
四月,又是采茶的好时候。
姚彦在家收村里的茶,姜隽和姚父去别的村收茶。
杨氏帮着做饭。
娘,我不着急。
姚彦含糊着,我事儿多着呢,没那空想。
你不用想,杨氏笑眯眯的,现在他们家的日子越来越好,那媒人可盯着姚彦和姜隽呢,你只要说自己喜欢什么样子的就成。
那我就说了,姚彦摩挲着下巴眯起眼,缓缓说出条件,第一,得比我高大,我喜欢高大一点的;第二,得会赚银子,我喜欢吃软饭;第三,得听我话,我说什么都不会反驳。
杨氏听得嘴角直抽。
吃软饭?亏你想得出来,杨氏骂道,男儿养家糊口,撑起一个家才是硬道理,你怎么想那些没用的呢?
所以我才说不着急,姚彦轻轻翻着茶,以免茶堆积时间长了,里面发热,再说,大哥那边有好消息了,您还有心思围着我转?
什么好消息?
杨氏一愣。
姚彦回头看她,不是吧,您不知道大嫂有了吗?
啥?!
这事儿是姚大哥给姜隽还有姚父说的,可姚父高兴坏了,回来又急着去收茶,倒是忘记把这消息告诉杨氏了。
晚上姚父被杨氏指着鼻子骂了一顿后。
第二天就去镇上看两口子了。
老是被催婚也不舒服,所以当姜隽带着第二波炒好的茶准备出门时,姚彦也跟着去了。
他们租了辆马车,一是这次收茶收得多,二是姚彦跟着去,坐马车会舒服些。
这风和日丽的,姜隽驾车,姚彦坐旁边嘻嘻哈哈。
姚彦走了后,杨氏时不时就去姜隽家打扫通风啥的,因为想过今年会常在外面跑,所以姜隽连猪都没养了。
倒是杨氏那边养了两头。
看着空荡荡的院子,杨氏叹了口气。
吃这个,这个好吃,姚彦举着饼子到驾车的姜隽嘴边,姜隽垂头咬了一大口,一个饼子就少了三分之一。
第156章恶毒继弟爱种田
好吃。
姜隽吃完后评价道。
啊啊啊啊啊啊你嘴巴那么大的吗?!
姚彦举着饼子惊叫。
在姜隽作势要来第二口的时候,他赶忙往自己嘴里塞,费力咬了大半天,也只有刚才的二分之一。
姜隽见此在一旁发出闷笑声。
就在他想要不要回去再买一张饼子时,一只手又举着饼子过来,耳边响起姚彦糯唧唧的声音,给你吃。
你不吃了?
姜隽闻言转头去看他。
姚彦嘿嘿一笑,拿出另一包干果,我吃这个。
见他真不吃,姜隽这才把剩下的饼子吃掉。
但是到了下一个镇子的时候,发现还有那种饼子卖,姜隽买了七八张放着,继续出发。
你买太多了。
姚彦道。
没事儿,你吃不完,我来帮你吃。
真的?
真的。
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月以后了。
这两个人去府城,倒是比一个人去的时候慢了些。
姚大嫂和姚城还在镇上,姚大嫂的肚子还不明显,但是活儿她做得比以前少,重活儿全在姚城身上。
本来杨氏想让她回去安胎的,可姚大嫂肚子里的娃十分安分,姚大嫂什么孕吐反应都没有。
便坚持留在镇上。
姚彦吃了三个茶叶蛋,姜隽吃了五个。
再喝了碗粥,两个鸡蛋饼。
这才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和姚大嫂他们说起这次的收获。
比上次好,而且以后我们不要去送茶了,签了契约,他们到了时间会过来。
这也是他们这次要过去的原因,之前都是口头契约,姚彦觉得不稳当,这不,这次和掌柜的签了契约,就大安了。
啧,姚城看着他们二人,之前老二说你们要成为村富,现在可不就是了?
姚彦骄傲地扬起下巴,那可不。
在镇上待了一会儿后,两人还了马车,坐上牛车回了家。
姜隽和姚彦是一起回姚家的,毕竟他们买了不少东西回来送给姚家人。
可当他们乐呵呵地走到院门口时,却听杨氏在和人吵架。
你们给我滚!
杨氏鲜少有这么凶的时候。
你怎么说话的呢?按辈分来,我可是你三公!
一中年男人怒道。
呸,杨氏指着他骂,你算哪门子三公?别说老二爹不在的时候,就是他爹在的时候,也没见你们上门看过!现在想攀亲戚攀我们家老二?做梦!
马上走,姚父也起身,你们不走,我就让村里人送你们走。
这可是两码事儿。
你、你就等着吧,我们一番好心好意你都不听!
那对夫妇气呼呼地走出院门,对上大包小包的姚彦他们时嗤笑道。
你们也来找他们帮忙啊?别白忙活了,人家有银子了,不认咱们这些穷亲戚。
姚彦:我看起来很穷吗?
姜隽冷脸过去,身高和气势压迫着他们,吓得夫妇二人转身就跑。
听见他们话的杨氏回过头,便见院门口探出一个笑眯眯的脑袋。
我的娘耶!你们可算是回来了!
杨氏还没回过神,一旁的姚父便猛地怕了把大腿,疾步了过去。